【48812】水灾后蚊虫密度高出国家标准五六倍 北京:市级专家赴受灾地区辅导除四害
本报讯(实习生 刘扬 记者 孙乐琪)8月8日,市卫健委、市爱卫办、市疾控中心专家前往门头沟区,监督该区展开病媒防制、环境消杀等防疫作业,辅导底层展开除四害(老鼠、蚊子、苍蝇和甲由)作业,向居民科普洪涝灾害后的防疫常识。
11时30分许,专家团队来到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受灾最严峻的南辛房村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在一间部分崩塌的房屋内,一个被洪水浸泡过的皮沙发被飞蚊盘绕。“病媒生物喜爱集合在昏暗湿润的当地,这儿要要点消杀。”因为房子仍有产生二次崩塌的危险,疾控人员辅导消杀人员运用喷发规模较广的消杀设备,在门外进行喷雾消杀。南辛房村的主干道已完结清淤,但部分严峻崩塌的路途两边仍有残存的淤泥。消杀人员重复对这些部位喷洒含氯消毒剂,避免蚊虫孳生。
“最近蚊子多了,晚上常被咬得一身疙瘩。”在门头沟区城子大街龙门新区,居民李女士向市爱卫办调研员孙轶卓反映。孙轶卓在李女士家的阳台发现了很多储水塑料瓶,细看不难发现瓶内游动着蚊子幼虫。“这些瓶子是我用来晒水养花的。”在孙轶卓的点拨下,李女士发现了这些病媒生物后大吃一惊。
“依据连日来的监测,门头沟区水中蚊子幼虫的密度,较国家标准高出了5到6倍。”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所长张勇说,洪涝灾害产生以来,疾控部门对受灾地区继续进行亲近观测,蚊虫数量增加显着。市疾控中心提示居民:进步卫生健康防护认识,留意居家环境卫生,及时铲除盆罐内搁置无用积水,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5到7天完全换水一次,以防制病媒生物,防备流行症产生。
门头沟区卫生健康工委委员史保鑫介绍,该区8月3日发动第一轮消杀,到现在累计消杀面积165.75万平方米。潭柘寺镇、龙泉镇、军庄镇等安排展开了全镇各村居消毒消杀“大会战”。“今晨,专业消杀部队已抵达了最西端的清水镇。”史保鑫说,到现在,该区累计为各镇街配发漂白粉48吨、消毒液15吨,保证受灾地区每个镇街有一家专业企业来供给消杀服务。
在国家、市疾控专家的辅导下,门头沟区疾控中心安排成立了10个防疫辅导组,会同市级专家每日到各镇街展开疫情防控作业辅导,对存在的显着问题提出专业性的作业主张。一起,该区已发动灾后流行症症状监测体系,各医疗机构、各暂时安顿点也都做好了发热等6种症状患者接诊和排查作业,实施每日零陈述。
针对洪涝灾害往后,老鼠、蚊子、苍蝇传达疾病危险明显增高的特色,市卫健委安排专业方面技能部门拟定《北京市除四害应急技能计划》,同步对16区和经开区疾控中心专业技能人员以及192个消杀公司做训练,辅导底层展开灭鼠、灭蚊蝇活动。
针对门头沟区、房山区、昌平区3个区严峻缺少除四害药品状况,市卫健委紧迫联络国内生产厂商在京货源,为3个区分配除四害药品20.3吨。为保证药品运用科学规范,发挥最大效能,市爱卫办举行除四害训练活动,市疾控中心专家针对药品的装备、运用地址、运用规模,结合底层现有条件,进行了具体解说;门头沟区、房山区、昌平区39个大街城镇安排居委会、村委会1048名作业人员参加了训练。一起,市卫健委还安排市级专家赴房山区、门头沟区现场调研,辅导底层更好地展开除四害作业。